首頁 >

2021-02-19

| 似是而非的禁忌

以下沒有對錯之說喔
農曆春節是件大事,屬於團圓的日子,然而如果家中剛辦了喪事,或者這一年中辦了喪事,這個年就會過得綁手綁腳!
為什麼會綁手綁腳呢?又是誰來綁住喪家的手腳呢?辦喪事跟過新年不都是個人可以決定的嗎?
趁著農曆年前來答覆許多好友提出的疑惑,或許能提供給大家不同的思考,讓大家過個沒有束縛的年。
Q:家中親人過世還沒對年可以拜天公嗎?
A:其實能不能拜與忌諱無關,天公的位階如此之高,世人的生生死死屬於必然的現象,祂老人家哪有時間管你拜不拜啊!
重點在於人們對於天公總是抱持著尊敬的心,認為家中辦喪事是件「歹事」,不吉利,所以不敢褻瀆天公。然而有人死亡就真的是不祥的事嗎?突破這個心結就能決定拜與不拜,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天公絕對沒意見。
Q:家中辦過喪事可以貼春聯嗎?
A:「春聯」是喜氣與期待來年的象徵,喪事未滿對年還處於悲傷的氛圍中,當然也沒心情過年,所以不宜貼春聯。
然而在某些地方習俗卻是在出殯後立即換貼新的門聯,意味著除穢迎新,所以貼不貼春聯並非絕對。
Q:辦完喪事那一年可以圍爐嗎?
A:中國人吃飯的餐桌是圓形的,代表圓圓滿滿,與西洋人用長方形餐桌區分位階尊卑不同。
「圍爐」是團圓之意,然而家中少了一個人,也就是這個圓缺了一角。所謂「每逢佳節倍思親」,日子還是要過,爐還是可以圍,但是可以在死者平日所坐的位置擺上一副碗筷,把這個缺角給補起來,在圍爐的氣氛中表示對故人的思念。
Q:聽說百日內不可以參加進香活動?
A:這個問題說大不大,說小卻也不小,就看你如何解釋。
「百日」聽起來是個關卡,但也有人以對年或合爐做為界線的,甚至有擴大解釋為三年的。基本上「進香」是屬於神聖的事,而且是屬於區域性的團體活動,人多問題就多,萬一因為你的參加而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那就麻煩了,所以能免則免。
可是假如你是廟裡的主事者呢?那就建議由神明來做決定吧!
Q:家中辦完喪事想趕在過年前結婚可以嗎?
A:首先必須有個認知,就是「結婚是屬於兩個家族的事情」,而不是新郎新娘可以率性而為。
家中辦喪事已經通知過親友來送葬,才不過幾個月又要發喜帖請親友來喝喜酒,很怪吧?
假如這個婚非結不可,比如說新娘懷孕、算命大師建議,或是有其他重要因素,那就先辦理公證結婚,日後再進行婚宴。
如果男女其中一方「有頭有臉」,堅持要大開宴席呢?那就隨緣吧,畢竟有頭有臉就有勢力,說了就算數。
上述問答只是擇要說明,真要談的仔細了那非但是年過不了,連日子都很難過,比如說可以拜祖先嗎?可以搓湯圓嗎?可以炊菜頭粿嗎?可以刷油漆嗎?可以買新的家電用品嗎?可以裝潢嗎?可以放鞭炮嗎?
⋯⋯⋯可以呼吸嗎?
《論語》有一段對話很有意思:
『宰我問:「三年之喪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為禮,禮必壞;三年不為樂,樂必崩。舊穀既沒,新穀既升,鑽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」』
『子曰:「食夫稻,衣夫錦,於女安乎?」』
『曰:「安」。「女安則為之!夫君子之居喪,食旨不甘,聞樂不樂,居處不安,故不為也。今女安,則為之!」』
『宰我出。子曰:「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,然後免於父母之懷。夫三年之喪,天下之通喪也。予也,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?」』
「落落長」又拗口的一段話其中只有一句重點:「女安則為之」,意思就是「只要你覺得心安就做吧!」
然而孔子是打從骨子裡反對的,卻又不想當面駁斥宰我,因此等宰我離開後他就批評宰我是個不仁德的人。
這句「女安則為之」用庶民語言來說就是「你爽就好」!
有許多喪俗禁忌其實根本不是禁忌,而是因為道聽途說造成自我設限,又想杜悠悠之口才會搞的日子很難過。
假如你覺得該做那就放心大膽去做;假如做了卻被責備違反習俗,那就低頭認錯,並且記得補上一句:「下次改進!」

 

  • 1
  •  
  • 2
  •  
PAGE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