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
2021-02-19
| 斷根
只要是人都想趨吉避凶,大家都希望樂透能夠連續買連續中,那喪事呢?應該沒人會想要連莊吧?
台灣的喪俗中對趨吉避凶這件事情可說是防堵的滴水不漏,至於效果如何就不太清楚。
話說從頭,亡者遺體剛運回家中首先就要拿張紅紙把家中奉祀的神明跟祖先給「藏」起來,避免「見刺」,因為這個「遮神」的動作沒做的話會對神明祖先不敬,萬一因此而無法保佑子孫就慘了。
祭拜亡者的水果那也是不能開玩笑的,葡萄、香蕉、龍眼⋯⋯,這些整串的水果都不能上桌,因為擔心家中的喪事跟這些水果一樣大豐收,一串一串跟著來。
至於鳳梨那更是天大的忌諱,把鳳梨往靈位一擺就真的是「旺旺來」!
假如很不幸中了頭彩,家中一年當中有兩個人過世,嚴重程度非同小可,非得抓隻無辜的白雞白鴨來祭草人中止厄運不可,否則「有一就有二,無三不成禮」,喪事連著來可就熱鬧了。
辦完喪事邀請親友「吃饊宴」這也有忌諱,白斬雞、白切豬肉可不能拿個小碟子裝醬油,邊沾邊吃,必須把醬油直接淋在肉的上面,因為「碟」跟「疊」同音,萬一喪事重重疊疊一直來那也不是辦法。
親友鄰居來跟亡者上香,順便包個奠儀,家屬收下了奠儀順手給了對方一條毛巾當回禮,這可不是一般的禮尚往來,因為回禮毛巾稱為「長巾」,與台語「斷根」發音相近,也代表著一切的的厄運跟不祥的事情到此為止。
親友鄰居來上了香,給了奠儀拿了毛巾將離去時也必須懂得規矩,只能默默離開,不能說再見,這叫做「來毋張遲,去毋相辭」,畢竟靈堂前說再見是會嚇壞人的。
看了以上信手拈來的這些喪俗規矩其實只有一個目的,就是避免喪事重複發生。
記得有一回承辦一位黑道大哥家中親人的喪事,從遺體載回家中開始大家都繃緊了神經,費盡洪荒之力全心投入,深怕有個閃失工作人員可能會「陪葬」。
這位大哥平日不苟言笑,大家心裡的壓力頗大,到了喪事都圓滿了,棺木即將出門的時候,大哥忽然轉頭走向告別式會場的花海,順手拔起幾朵花,然後用手捏碎扔在地上!
這個舉動真的會嚇死人,我趨前問了:「大哥是覺得花海的佈置有瑕疵嗎?」
忽然間大哥露出難得的微笑:「太好了,辦得太完美了,聽說喪事不能100分,所以我才把花捏碎,這樣剛好99分⋯⋯!」
此外十多年前在嘉義承辦過一個案件也是黑道大哥的父親,他是外省第二代。那次的狀況是在棺木出門前大哥拿起乞水用的陶土「硿仔」用力摔在地上,在「硿仔」碎裂的同時他大喊一聲:「爸,出門了!」
上述兩個實務案例的相同目的也是希望就此切割,讓喪事不再發生。
在台灣某些地方的習俗也有類似做法,比如棺木出門前會拿一根帶有根部的香茅草放在門口,用柴刀或者鐮刀砍斷根部,意思是「一刀兩斷」陰陽兩隔,喪事不再發生。
也有的是拿一塊瓦片放在地上用力踩破,意謂著「破煞」,最終目的也是希望圖個吉利。
《左傳/襄公十一年》記載:「居安思危,思則有備,有備無患。」
大家都知道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」的道理,所以古人才提醒我們要居安思危,其他事情好說,人命關天事大,縱然有許多喪俗看起來好像很無聊,也不具有任何科學依據,但是把這些喪俗都拿掉之後,試問一場喪事還剩下什麼呢?
-
09.16 2021
Facebook評價-楊禮欣
-
09.16 2021
Facebook評價-趙詩涵
-
09.16 2021
Facebook評價-王朝驊
-
09.16 2021
Facebook評價-李姮儀
-
09.16 2021
Facebook評價-邱子瑋
-
09.16 2021
Facebook評價-Yoshie Yang
-
09.16 2021
Google評價-李小潞
-
09.16 2021
Google評價-林螢螢
-
03.09 2021
喪事與喜事
-
02.19 2021
談閏月
-
02.19 2021
關於淨化這回事兒
-
02.19 2021
陪葬品
-
02.19 2021
安寧全面照護,實踐醫療永續
-
02.19 2021
喜喪衝突
-
02.19 2021
環保葬真的環保嗎?
- 1
- 2